【广印网】依托亚马逊而生,积累了用户后尝试做电子阅读器,却很快宣告失败;转而做电子书,并定位为“精品手工作坊”,但代价不菲;再寄望免费电子书制作系统帮助其走上真正的平台之路……“多看”的转型探索折射了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的尴尬
一本定价60元的纸质图书,其制作精良的电子版只卖6元,会有多少读者愿意买单?
过去5个月,中国一家做数字阅读的小公司“多看科技”试图回答这个问题。
他们在苹果公司的软件平台上挂出了17本电子书,与纸质书差价最大、制作时间最长的《公司的力量》,迄今为止销量最好。不过,也只有8000册左右。在美国,电子书是一个走向成熟、年营收过20亿美元的大产业,行业老大“亚马逊”在2011年突破性地实现了电子书的销量超过纸书。可它的中国同行们,面临的依然是一个免费盗版唾手可得、付费习惯从零培养的尴尬环境。
试错,再试错
“多看”是一家依托亚马逊的kindle而生的公司。Kindle是亚马逊专门为电子书阅读而开发的产品,其Elink墨水技术能带来最接近于纸质书的阅读体验。
“多看”的创始人王川是中国第一批kindle用户,亚马逊电子书的成功,让他在2009年产生了创业的冲动。
kindle始终没在中国公开发售,也因此不方便读中文。于是,2010年4月,王川发布了多看第一款产品多看forkindle,提供了一个中文系统解决方案。
很难统计多看究竟因此积累了多少用户。“多看”公司给记者提供的这一数据是:70万。
可是再多的用户也变不成收入。而王川再创业显然不是为了“学雷锋”。他希望中国能有自己的亚马逊和“kindle”,而多看能在这个产业链上分一杯羹。于是,作为软件开发商“多看”后来找到了硬件生产商“爱国者”和互联网巨头百度,于2011年3月发布了阅读器“百看”。
这是“多看”第一次试错,事后的证明是,它真的错了中国的电子阅读器在2011年打价格战到头破血流。
“百看”上市后第二个月,原价990元的汉王直降至599元;第三个月,号称成本价1300元的盛大电子书开始只卖499元。
“美国已经做好硬件,搭建好平台,开始向内容竞争迈步了;中国还在硬件到平台的路上逡巡。”易观国际的分析师孙培麟对当下产业阶段如此评价。
2011年8月,“百看”项目黯然终结。试错后的“多看”,开始将战略转向付费电子书。
2011年12月,“多看”开售第一本电子书单行本,并同时在包括kindle在内的4个电子书发布渠道发布一些免费的公版书(已过版权保护期的书籍)和付费的试读版。
“我们当时也吃不准,中国的用户是否开始愿意为付费的电子书买单了,在苹果iOS平台上发单行本是最快验证、风险最小的一种方式。
创业元老、负责市场的副总裁赖永赛坦言这次依然是在“试错”。
先“圈地”,再考虑盈利
一名主管技术的副总裁,两名工程师,耗时整整两周,人工成本10万元。难以想象,这是“多看”在苹果iOS平台制作电子书《公司的力量》的时间与成本。
照此计算,这个近100人的庞大团队,年制作能力只有1000本书。而同样在2011年12月上线的当当网数字馆,一下子就铺了5万本电子书;紧跟着在2012年2月份推出电子书销售平台的京东商城,对外宣称的数量更是高达8万册。相比较而言,“多看”更像是个“手工作坊”。
多看在苹果iOS平台上发售的17本电子书,迄今实现了近3万次付费购买之差强人意的成绩。
“多看”目前并不盈利,赖永赛并不否认这一点:“不考虑制作工具的开发成本,只计算做书的人力成本,勉强算是打平。”当然“多看”至今并不缺钱。2010年公司成立之时,王川先后拿到雷军、徐小平和晨兴投资共1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。对于一家不做硬件的IT公司,这笔钱再花上两年也绰绰有余。
“先圈地,再盈利。”得到移动互联网圈内大多数从业者认可的这一信条,一样为“多看”团队所尊崇,“边圈地边寻找最终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。”
对于试图分羹中国电子书产业的公司来说,无论其规模大小,当下可能都是一个最好的圈地时代。尽管此前几年,运营商和盛大都已经在这个领域实现盈利,前者2011年的营收达到16亿元,后者稳霸网络文学市场擂主地位,但亚马逊级别的巨头仍未出现,真正惠及全产业链的市场也远未形成。
但王川坚持“较劲”,希望“多看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台。他们目前正在开发一套电子书制作系统,让产业链上更多的公司将来直接使用并上传。面对苹果公司年初就已经发布的免费的电子书制作工具iBooksAuthor,赖永赛说“多看”并不畏惧,坚持本土化就一定有路可走。可是到底能走多远,他们心里也没底。 |